
先确定收入类型,再按累计预扣法计算工资薪金或劳务报酬所得,最后通过年度汇算清缴多退少补。具体为:逐月累计收入减除费用、专项扣除、专项附加扣除后,适用七级超额累进税率预扣税款;年终合并四项综合所得,减去6万元基本减除费用及各类扣除后计算全年应纳税额,与已缴税款比较结清差额。

如果您需要计算自己应缴纳的,了解具体的计算方法和扣除项目是关键。以下是根据不同收入类型和情况下的详细计算步骤:
一、工资薪金所得的计算(累计预扣法)
对于大多数工薪阶层,用人单位会采用累计预扣法按月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。该方法通过逐月累计收入和各项扣除,动态计算税额,确保预缴税款与年度实际应纳税额接近。
1、确定每月的累计收入额,包括工资、奖金、津贴等所有应税收入。
2、计算累计减除费用,标准为每月5000元乘以当前月份序数(如1月为1倍,2月为2倍,以此类推)。
3、累加个人承担的专项扣除,即“三险一金”(基本养老保险、基本医疗保险、失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)的个人缴纳部分。
4、累加符合条件的专项附加扣除,包括子女教育、继续教育、大病医疗、住房利息或租金、赡养老人、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以及个人养老金等。
5、使用以下公式计算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: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 = (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× 预扣率 – 速算扣除数)- 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,其中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= 累计收入 – 累计减除费用 – 累计专项扣除 – 累计专项附加扣除 – 累计其他依法确定的扣除。
二、劳务报酬所得的计算
个人从互联网平台或其他单位取得的劳务报酬,可能由支付方按照累计预扣法进行预扣预缴,其计算方式与工资薪金类似,但费用扣除规则不同。
1、对于单笔劳务报酬,首先计算收入额:如果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,减除费用800元;如果超过4000元,减除20%的费用。
高效、便捷的人工智能算力服务平台

37
2、将减除费用后的余额并入综合所得,适用七级超额累进税率表计算年度总税额。
3、具体预扣时,支付方会根据累计收入情况,按《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管理办法(试行)》规定的公式计算: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 = (累计收入 – 累计减除费用 – 累计专项扣除 – 累计专项附加扣除 – 累计其他扣除) × 预扣率 – 速算扣除数 – 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,其中累计减除费用按5000元/月乘以连续取得收入的月份数计算。
三、年度汇算清缴的计算
在纳税年度结束后,居民个人需将全年取得的综合所得(工资薪金、劳务报酬、稿酬、特许权使用费)合并,进行年度汇算,多退少补。
1、汇总全年四项综合所得的收入额。
2、减去全年6万元的基本减除费用(即5000元/月×12个月)。
3、减去全年个人承担的“三险一金”等专项扣除总额。
4、减去全年符合条件的专项附加扣除总额,如子女教育(每个子女每月2000元)、赡养老人(独生子女每月3000元)、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(每个婴幼儿每月2000元)等。
5、减去其他依法确定的扣除,如个人养老金、符合条件的公益慈善捐赠等。最终得到的余额为年度应纳税所得额,再对照年度综合所得税率表计算全年应纳税额,并与已预缴税额比较,得出应退或应补税额。应退或应补税额 = 年度应纳税额 – 已预缴税额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