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主从复制通过binlog实现数据异步同步,主库记录变更并写入binlog,从库I/O线程拉取binlog写入relay log,SQL线程重放操作保持数据一致;支持statement、row和mixed三种日志格式,适用于读写分离、高可用及数据分析场景。
主从复制的核心原理是利用 MySQL 的二进制日志(binlog)实现数据的异步同步。整个过程不需要人为干预,由数据库系统自动完成。
主从复制的基本流程
主从复制主要分为三个关键步骤,涉及主库和从库上的多个线程协作:
- 主库记录变更:当主服务器(Master)发生数据更改(如 INSERT、UPDATE、DELETE)时,这些操作会被记录到它的二进制日志(Binary Log)文件中。
- 从库拉取日志:从服务器(Slave)启动一个 I/O 线程,连接到主库并请求读取指定位置之后的 binlog 内容。主库会为这个连接启动一个 dump 线程,负责将 binlog 内容发送给从库的 I/O 线程。从库收到后,会将这些内容写入到自己的中继日志(Relay Log)文件中,并记录当前已读取的位置,以便下次继续同步。
- 从库重放操作:从库的 SQL 线程会持续监控中继日志。一旦发现有新的日志内容,它就会读取 Relay Log 中的事件,并在从库上重新执行这些操作,从而使从库的数据与主库保持一致。
核心组件:Binlog 日志格式
binlog 的记录方式决定了复制的精度和性能,主要有三种格式:
云从AI开放平台
51
- 基于语句(Statement-based):记录的是原始的 SQL 语句。优点是日志量小,效率高。缺点是某些函数(如 NOW())或非确定性操作可能导致主从数据不一致。
- 基于行(Row-based):记录的是每一行数据的具体修改(修改前和修改后的值)。优点是数据一致性高,能准确还原所有变更。缺点是日志量大,尤其在批量更新时,可能占用更多磁盘和网络资源。
- 混合模式(Mixed):MySQL 默认采用此模式。它会根据执行的 SQL 语句自动选择使用“基于语句”还是“基于行”的方式记录。例如,对于普通的 DML 操作,优先使用语句模式;而对于包含不确定函数的语句,则自动切换到行模式,以保证复制的可靠性。
主从复制的主要用途
这套机制在实际应用中非常有价值,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:
- 读写分离:让主库专注于处理写请求,而大量的读请求则分发到一个或多个从库上执行。这能显著降低主库的负载,提升整体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。
- 数据备份与高可用:从库的数据是主库的实时副本。当主库发生硬件故障或需要维护时,可以快速将某个从库提升为主库,实现故障转移,保障业务连续性。
- 数据分析:可以将一个从库专门用于运行复杂的报表查询或数据分析任务,避免这些耗时操作影响主库的在线交易性能。
基本上就这些。
以上就是主从复制原理是什么的详细内容,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