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
专业Linux运维二十年

数据库运维开发环境的调试模式演进

这是学习笔记的第2393篇文章。

昨日,同事反馈了一个问题,原本的办公机环境中的虚拟机可以将办公机的IP暴露出来,提供数据库运维的API服务。例如,办公机的IP为192.168.10.100,而使用VirtualBox的虚拟机采用主机模式,其IP可能为192.168.56.100,那么192.168.56.100上的API服务可以通过192.168.10.100进行访问。通常,开发环境测试完成后,代码会被推送到GitLab,经过验证后发布。因此,测试和线上环境都有各自的相关服务,IP方式模式相对固定。

听起来这似乎是一个简单的问题,但最近这种多服务间的联调模式出现了问题,如上图红色部分所示。如果使用桥接模式的IP,网络那边有明确的限制,也不可行,因此原本简单粗暴的测试联调需要转换思路。

我们考虑了一种新思路,即申请一台新的Linux服务器,保持与线上一致的环境,并开启桌面模式。这样,办公机可以通过VNC等方式连接到Linux服务器,然后在Linux下进行开发和测试,提交代码变更。这听起来是个不错的主意,而且统一的Linux环境还可以共享基础配置,避免了许多人重复配置环境的烦恼。整体设计如下图所示:

然而,这种模式存在一些问题。其中一个问题是测试Linux服务器上的代码时,每个人分别测试,但提交是个问题。如果要最大限度地保证效率,可能每个人都可以向主分支提交代码,这样会导致混乱,而且一旦发现冲突,就需要一个统一的角色来合并。此外,远程桌面的办公模式相对可行,但如果网络不够好,体验会很糟糕。退一步讲,本机开发的效率肯定是最方便最高效的。

期间我们也讨论了申请一台统一的Windows服务器,但由于Python依赖库的差异,我们无法确认在Windows上正常运行的服务是否在Linux上完全可用,因此这个方案很快被我们放弃了。

还有一种模式是我们在办公机上,假设通过某种机制将变更的代码先推送到开发服务器(Linux)上,那么这个服务就是一个相对固定的访问模式。如果开发联调中出现问题,可以不断调整,直到满足业务场景的测试。问题是,有什么机制可以保证我们可以随时将代码同步发布到IDC的开发服务器,如下图红色部分所示:

此时,我们想到了几种潜在的解决方案:

1)第一种,使用Filezilla在办公机上进行文件传输,也算是一种快速发布模式。

2)第二种,在办公机上配置一个bat脚本,实现从虚拟机上下载文件,然后推送到测试环境。

虽然这些方法都可行,但感觉流程还是缺少了一些东西,因此我们继续思考,提出了下面的方案,即在IDC测试服务器上配置一个WEB文件服务。默认的Python文件服务只需一条命令,但我们需要做一些额外的工作,即保证WEB文件服务可以上传文件,因此需要简单编写一个Python脚本来实现。改进后的方案如下:

这种方案的好处是我们可以制定策略,满足个性化的配置和快速发布。例如,有A、B、C三个人,他们可以在IDC测试服务器上使用不同的目录和不同的WEB文件服务,例如:

A,配置7001的API端口,配置9001的WEB文件服务。

B,配置7002的API端口,配置9002的WEB文件服务。

C,配置7003的API端口,配置9003的WEB文件服务。

如此一来,经过测试,整个过程可以随意发布和测试,且对其他人没有直接影响。测试后的代码可以根据测试情况提交,合并到主分支。

以上就是数据库运维开发环境的调试模式演进的详细内容,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!

脚本之家
赞(0) 打赏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Linux老运维 » 数据库运维开发环境的调试模式演进

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

非常感谢你的打赏,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,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!

支付宝扫一扫

微信扫一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