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
专业Linux运维二十年

万用表如何测量三极管_万用表测量三极管的完整指南

答案是使用万用表可判断三极管好坏、类型及引脚。先用二极管档找基极:红表笔接某脚,另两脚均导通则为NPN型且该脚为基极;反之交换表笔后导通则为PNP型。确定基极后,通过比较BE与BC结压降大小区分C、E极,压降小者为C极。也可用人体电阻法验证:手指捏合B极与假设C极,电阻较小者对应红表笔所接为C极。最后检查是否开路、短路或击穿,并可用hFE插孔测放大倍数确认性能。熟练掌握需多练习。

用万用表测量三极管,主要目的是判断其好坏、区分NPN和PNP类型,并准确识别基极(B)、集电极(C)和发射极(E)。整个过程并不复杂,关键在于理解三极管的内部结构和万用表的工作原理。以下是基于数字万用表的完整操作指南。

确认基极并判断三极管类型

三极管内部相当于两个背靠背或面对面的二极管,基极是这两个“二极管”的公共端。利用这个特性可以快速找到基极并判断类型。

– 将数字万用表调至“二极管档”。 – 任意选择一个引脚,用红表笔接触,黑表笔依次接触另外两个引脚。 – 如果两次测量都显示约0.5V~0.8V的导通压降,则红表笔所接的引脚就是基极,且该三极管为NPN型。 – 如果两次都不导通(显示“1”或OL),则交换表笔:用黑表笔固定在刚才的引脚上,红表笔测另外两个。 – 如果此时两次都导通,则黑表笔所接的是基极,该三极管为PNP型。

区分集电极和发射极

找到基极后,剩下的两个引脚需要区分哪个是C极,哪个是E极。常用方法有两种:利用BE结与BC结压降差异,或利用三极管的放大特性。

万知: 你的个人AI工作站


38
方法一:压降比较法(简单快捷) – 对于NPN管:红表笔接基极,黑表笔分别接另外两极,记录两个压降值。 – 压降稍大的那个引脚是发射极(E),稍小的是集电极(C)。 – 对于PNP管:黑表笔接基极,红表笔分别接另外两极。 – 同样,压降较大的引脚是发射极(E),较小的是集电极(C)。

方法二:人体电阻偏置法(更可靠)

  • 以NPN管为例,假设其中一个引脚为C极,另一个为E极。
  • 红表笔接假设的C极,黑表笔接假设的E极。
  • 用手指同时捏住基极(B)和红表笔接触的引脚(即假设的C极),人体电阻会提供微弱的基极电流。
  • 观察万用表读数,记下此时C-E间的电阻值。
  • 然后交换红黑表笔,重复上述步骤。
  • 偏转角度更大(电阻值更小)的那次测量,红表笔所接的就是真正的集电极(C),黑表笔接的是发射极(E)。


检查三极管的好坏

在测量过程中,可以通过以下现象判断三极管是否损坏:

– 找不到基极:任意组合测量都没有一次导通,可能内部开路。 – 基极与其他两极完全短路:测量时压降为0V,说明三极管已击穿。 – C-E极间正反向都导通或都不通:正常情况下C-E极间应近似开路,若测出低阻值,说明已击穿;若无论怎样测试都无反应,可能已开路。 – 使用hFE插孔验证:如果万用表有hFE测量功能,将三极管按正确类型插入对应插孔。若显示几十到几百的放大倍数,说明性能良好;若显示很小(如个位数),可能是插反了或已损坏。

基本上就这些。掌握这几个步骤,就能熟练地用万用表检测绝大多数三极管了。关键是多练习,熟悉不同型号之间的细微差别。

脚本之家
赞(0) 打赏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Linux老运维 » 万用表如何测量三极管_万用表测量三极管的完整指南

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

非常感谢你的打赏,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,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!

支付宝扫一扫

微信扫一扫